2020年4月4日,清明节,为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去同胞的深切哀悼,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我当时正坐在桌边写着手中的作业,那些鸣笛和鸣响,就猝不及防地传入耳中。我闭上双眼,双手合十,为在疫情中奉献的同胞致敬,为在疫情中牺牲的英雄致哀。还围着我的鸣响声,触动着我的心弦,在我的心中激荡起一些难以名状的感情。这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的升旗仪式,奏唱的国歌中,那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想起了那种注目国旗的自豪感,为英烈无私奉献的敬佩还有壮烈牺牲的悲伤。在疫情面前,勇敢地冲在一线的英雄用血肉之躯筑成了挡住新冠肺炎的长城,他们值得这样的礼遇和仪式。
我望向窗外,树木的枝干上早已是绿叶葳蕤,花团锦簇,阳光温暖,这是我记忆中难得的天晴的清明节。可是有些人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2020年早春,无法抵达明天。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
抗击疫情,我看见了不计回报的付出和敢为人先的冲锋。武汉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积极援助,派出数支医疗队支援湖北,或自发或统一捐赠物资。“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疫情面前,那种众志成城,风雨同舟的凝聚力让人动容。请愿前往武汉支援的医生,请战书上“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誓言”,让人肃然起敬。
抗击疫情,我记住了那些坚守一线的身影: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专家组组长,73岁的李兰娟院士每日只睡3小时,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仍然坚守岗位,忙碌在医院里的白衣天使,援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我们赞扬勇气,是因为人类明知风险却依然迎难而上,做出正确的抉择。
抗击疫情,我为不幸牺牲的英雄和平凡者的良知与善行而感动致敬。烈士名单中的李文亮医生,疫情的“吹哨人”,早有防范意识,发出了预警,最终却因感染新冠肺炎离世。那其他13名英雄,都同样在抗疫的战场上光荣地离去。还有一些平凡者,甚至是拮据者,捐出十万斤大葱和22吨香蕉。这些数字夹在众多捐款中并不显眼,但是他们把自己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毫无保留地给予。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亿人之心,向光前行。这场抗疫战争的曙光已经闪现,梦中的樱花盛放的春天也终将到来。只是这个冬天给我们留下太多太多深刻的记忆,别在往复循环的四季中忘记它。那些中途离开的人们,愿我们在硝烟散尽的世界里重逢。(郑怡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9级本科生)
时间:2020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