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70个中国劳动节、第130个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力行的形式,在同学中开展“以劳动之名,铸安医精神”系列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学校的教育方针,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全院师生增进劳动体知、深植劳动情怀、锤炼劳动品质、养成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学习·反躬自省
学文件。各专业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为主题召开线上主题班会。结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等文件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重要举措等内容,并就《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综合素质评定细则》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中新增的劳育项目展开讨论,探讨在当前疫情下,医学生如何合理利用身边资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榜样。为了让同学们切实了解、学习身边的榜样,学院还组织同学们重温黄春燕、朱恒银、杨杰等十二名安徽省劳动模范工匠大师们的奋进故事,以及在此次疫情中涌现出的“合肥好人”闫君丽护师、马红秋医生等的抗疫先进事迹。“劳模工匠”身上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断创新的精神深深鼓舞了全体同学,而疫情中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以他们不惧生死、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既为同学们展现了一名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也让同学们看到了他们身为劳动者的风采。
力行·事必躬亲
疫情居家上课期间,各专业年级组织学生积极践行学院“新式课程表”,将学习、劳动、兴趣拓展紧密结合。学习之余,学生主动帮助父母整理房间、烹饪、洗碗,分享宅家抗疫的劳育故事。为了激发同学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学院还发起了“书桌计划”,要求同学们每日自觉整理书桌,并拍照打卡,进行评比。
留校的毕业班学生则自愿组队,轮流打扫学院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公共区域,在劳动中学、做、悟,展现劳动风采、体悟劳动艰辛、感受劳动快乐。活动结束后,他们自发思考、总结、交流,通过互相借鉴和自我反省,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致敬·感谢恩师
“对不起,今天科室太忙,老师中途不下课,咱们咬咬牙,一口气上完三节课可以么”,疫情中一位奋战在抗疫一线和教学一线的老师满怀歉意地与同学们商量。特殊时节,许多专业课教师毅然坚守在“双一线”岗位上,不畏困难、不惧艰辛,为了引导同学们学习他们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劳动精神,学院以此次“五一”劳动节为契机,组织学生们通过写信、制作卡片、绘画等形式,向他们表达敬意和感谢,道一声“老师辛苦了”。活动中,2017级儿科学钮睿同学说,“张晶晶老师,希望以后能够成为像您一样的医生,温暖、阳光且充满智慧。劳动节将至,在此感谢老师的付出!”来自新疆的买买江·库尔班同学用汉语和维语将《医人》中“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的济世情怀写在了卡上,也刻在了心上。2017级眼视光医学王少璇说:“汤磊老师,特殊时期,您在坚守岗位的同时为我们备课授课,虽然辛苦,但您仍保持了高质量的课堂,课程虽然短暂,但我们受益匪浅。感谢您的无私奉献,未来我们一起守护家园!”
据悉,第二临床医学院历来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坚持“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及劳动技术教育”五育并举,此次利用疫情居家的契机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全体同学积极践行和弘扬中华民族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今后,学院将积极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不断深化劳动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让学生在各个阶段都能接受到扎实有效的劳动教育。(第二临床医学院 薛兴欣 黄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