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防控方案(试行)
发布日期
2020-07-03
浏览人数
1615

合肥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防控方案(试行)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英文缩写为SFTS)俗称蜱虫 

,其病原体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病毒。2010年我国首次发现并确认的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新发蜱媒传染病。近年来我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呈上升趋势,为进一步落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现、报告、调查、处置、预防和感染控制等相关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LMS),L片段全长为6368 个核苷酸,包含单一读码框架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3378个核苷酸,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107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体;S片段是一个双义RNA, 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柄状结构。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约为30%。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2周。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疲劳乏力、厌食、恶心、肌痛、腹痛、呕吐、头痛等非特异临床症状也有一定比例。最常见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 一些反应肝脏和肾脏功能障碍的生化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升高,如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氨酶、肌酸激酶,其中以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最明显,常伴有低钠血症。尿常规检查多半病人会出现尿蛋白,部分病人甚至出现血尿症状。危重患者一般伴并发症,临床多出现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结膜充血、休克、呼吸衰竭等,最终因身体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致感染。近年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均报告了人传人疫情。 

2.传播途径 

1)蜱虫叮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部分SFTS患者在发病前2周有明确蜱虫叮咬史,患者居住地附近环境采到的长角血蜱体内分离到的SFTSV核酸与患者携带的SFTSV核酸同源性高达99%以上,同时蜱的季节消长与SFTS流行高峰期一致,而地理分布与SFTS地区分布也有一定联系,提示蜱叮咬是SFTS传播的重要途径。 

2)血液或粘膜接触传播。多起人传人聚集性疫情中,继发病例多为首发病例的亲属、帮助处理后事的亲戚、邻居或与其密切接触无防护的医护人员,表明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致感染。提示护理SFTS患者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区、森林等地区从事生产、生活的居民、劳动者及赴该类地区旅游、户外活动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4.地区分布 

我市SFTS患者主要分布在巢湖、庐江、肥西、肥东,其余县区有少量病例分布。 

5.发病季节特点 

我市SFTS发病时间呈明显季节性趋势,每年3月中下旬出现病例,4月发病数逐渐增多,4-6月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 但9-10月出现小高峰,11月后快速下降,12月至次年2月为疫情低发时期。 

6.人群分布 

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85%以上),其次为家务及待业人员。 

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50-79岁,95%以上的病例为40岁及以上人群。男女病例数基本相等。 

二、诊断、报告和治疗 

(一)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 

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 

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 

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聚集性病例指2周内,在同一村庄,或同一山坡、树林、茶 

园、景区等地劳动或旅游人员中,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或在病例密切接触者中出现类似病例。 

(二)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参照乙类传染病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疑似病例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 开展实验室检测,如为确诊病例,应及时将病例分类订正为确诊病例聚集性病例一经确认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根据事件进展及时进行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按照相应规定报告。 

(三)治疗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 

三、实验室检测 

(一)病原学 

1.核酸检测:采用RT-PCRReal-time PCR病毒核酸诊断方法进行检测和诊断,患者血清中扩增到特异性核酸,可确诊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2.病毒分离:处理病毒分离的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后,采用VeroVero E6等细胞或其他敏感细胞,用Real-time PCR病毒核酸诊断方法、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确定。患者血清中分离到病毒可确诊。 

(二)血清学 

1.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IFA)抗 

体测定、中和试验等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可确认为新近感染。 

2.血清特异性总抗体: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 

病原特异性总抗体阳性表明曾受到病毒感染。 

(三)采样、结果反馈和复核检测 

诊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的医疗机构,必须 

用无菌真空管采集病例的急性期非抗凝血标本,送疾控机构或 

有检测能力的机构进行实验室检测。送样时,需填写《医疗机 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检测送样表》。

每次采集的非抗凝血标本量不少于5ml,及时分离血清,分 

2份,标记清楚后低温保存,其中1份用于实验室检测,1份用于复核;检测机构依据标本采集具体时间选择合适检测方法(核酸、抗体)检测。 

疾控中心或检测机构检测结果要及时反馈属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送检医疗机构,属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督促医疗机构在24小时内修改或订正病例的诊断。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标本(包括所有检测结果阳性和阴性标本),及临床怀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出血热,但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阴性标本,及时送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 

四、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病例就诊医院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后,要在24小时组织专业人员开展 流行病学调查、拍摄检验单,保证流行病学调查的发病时间、 诊断时间与大疫情相一致,并将流行病学个案表word版和检验 单照片立即上报至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完成第一次审核后 传至病例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病例转归、暴露史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调查传播途径及相关影响因素,完整填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并录入至 EpiData数据库。最终流行病学个案表和录入的数据库逐级上报省市疾控中心。出现死亡病例、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时,就诊地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收集病例的病案材料(包括出入院小 

结、临床检验单等就诊资料),还应注意就诊医院内的医务人员和陪护人员的个人防护状况,必要时采集相关样本检测。病例所在地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要监测医疗机构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的就诊者,并组织人员采用查看当地医疗机构门诊日志、住院病历等临床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主动搜索病例,筛查、随访搜索出的疑似病例,必要时采集宿主动物血、蜱虫和密切接触者标本检测,已调查感染来源。流行病学调查中,调查者应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尤其应当注意避免被蜱叮咬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

五、预防与控制措施 

SFTS是一种新发蜱媒传染病,起病急,没有特异性症状,分布范围广,病死率高,容易误诊、漏诊,目前没有针对性疫苗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对于保护人们生命健康和牲畜安全至关重要。 

(一)加强病例管理,降低传播风险 

有出血表现的病人住院治疗时应单间隔离,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患者时应采取标准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 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抢救或护理危重患者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疾病通过血液、分泌物接触造成人际间传播。 疾控中心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时,也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

(二)开展各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防治能力。 

各地应当开展对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报告和治疗能力;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能力。 

(三)加强检测,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 

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及时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尽快建立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 尤其是六安、安庆、滁州、合肥和马鞍山等高发地区,每年流行季节应储备足够数量检测试剂用于开展疑似病例的检测工作,高发地区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疫情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也应当逐步建立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能力。 

(四)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做好个人防护。 

开展SFTS疾病相关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特别是指导疫区高危人群减少蜱的接触暴露,做好野外作业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裤和胶鞋,裸露部位喷驱避剂)。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早就医并将相关暴露史告知医生。

(五)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做好SFTS高发季节疫情监测与管理,分析疫情监测数据,提高疫情监测质量,指导防控工作重点。 

(六)做好媒介生物与宿主动物的追根溯源调查工作。 

加强传播媒介和宿主动物调查工作,掌握长角血蜱等蜱虫分布范围和分布密度信息,采取有效防蜱灭蜱工作,发现家畜或宠物体表寄生蜱时应尽快清除,降低环境蜱的密度。 

六、应急监测 

出现死亡病例、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时,按照市疾控中心统一安排,适时开展应急监测或宿主媒介调查,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症状监测 

选取2-3家医疗机构,监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症状监测病例定义: 

1.发热(体温38℃)伴血小板降低(可同时有白细胞减少或降低)。 

2.发热伴出血症状(呕血、黑便、牙龈出血、皮肤淤点或瘀斑、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至少1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第2项患者,但未做血象检查或无血象检查结果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查其血象;明确诊断为血液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排除。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血清标本,检测SFTSV

(二)宿主媒介调查 

调查病例居住地和生产活动周围生境中的动物种类(包括家禽家畜、啮齿动物及野鸟等野生动物)及蜱虫等媒介种群和密度消长情况,采集动物脏器标本、血清标本和媒介标本进行相关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查明可能的动物宿主和生物媒介。